2024 8 月,在参观完相关展会后,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态势令人印象深刻。

这两年,除了大模型,投资最多的领域便是机器人。人形机器人作为热度最高的机器人终极形态,虽尚处能力演示阶段,却在资本市场占领了高地。2023 1 月至今,国内成立了 29 家人形机器人公司,其中 22 家已获至少 1 轮融资。如智元机器人,成立 17 个月便完成七轮融资,投前估值达 70 亿元。2024 年上半年,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事件超 22 起,融资金额超 70 亿元。众多投资机构积极布局,堪称扫货

资本对人形机器人的青睐绝非偶然。人形机器人代表着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,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。一方面,随着人工智能、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,人形机器人的功能将越来越强大,能够在更多领域替代人类工作,从而创造巨大的商业价值。另一方面,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也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,如传感器、芯片、软件等,形成庞大的产业链。对于投资者来说,人形机器人是一个充满机遇的领域,他们愿意投入大量资金,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,抢占市场先机。

如今,随着机器人软硬件技术升级,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走向实际运用场景。今年 7 月,特斯拉工厂已有两台 Optimus 机器人进行电池搬运工作。在本次展会现场,优必选的人形机器能执行简单的汽车质检任务。尽管目前人形机器人的效率与人类熟练工相比还较低,但 24 小时连轴工作的特性吸引了不同行业的尝试意愿,共同推动着人形机器人的交付进程。

不过,猎豹移动董事长兼 CEO、猎户星空董事长傅盛认为,人形机器人要面临物理学的限制,技术过于复杂,机械结构迭代缓慢。但行业内玩家在人形机器人的预计成熟时间上达成基本一致意见,预计还有 3 - 5 年才能彻底成熟。 

人形机器人在本轮 AI 大模型的影响下实现了根本性改变。光轮智能创始人兼 CEO 谢晨总结,大语言模型和端到端算法是机器人进化的最大原因。今年展会上的机器人动作明显更加流畅,任务执行的底层逻辑发生了改变。参考自动驾驶结合大模型的趋势,机器人结合多模态大模型后也开始能理解现实世界。

AI 大模型对机器人能力提升体现在多个方面,同时也看出数据是制约机器人下一步进化的关键要素。为获取数据,厂商采用真实数据和仿真数据结合的方式,但两种方式均存在短板,当前机器人行业远未达到数据飞轮的启动时刻。随着 AI 的发展,未来机器人学习技能的数据量有望下降。不少机器人厂商正在探索从量产中获取数据。

总之,人形机器人在软件、硬件、资本推动、前沿应用效果的共同作用下,成为了 AI 时代最热门的赛道,未来充满希望。

点赞(0) 打赏

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暂无评论

微信小程序

微信扫一扫体验

立即
投稿

微信公众账号

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发表
评论
返回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