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料下载及内容解读 创业邦&中国移动&睿兽分析《2024人形机器人研究报告》

应用介绍

《2024人形机器人研究报告》由创业邦、中国移动智慧家庭运营中心联合发布,主要内容包括人形机器人概述与具身智能、产业链与核心部件、应用场景梳理、代表性公司以及发展洞察等方面。


  1. 人形机器人概述与具身智能
    • 定义与发展阶段:人形机器人是具备人类外形特征和行动能力的智能机器人,从专用机器人向通用机器人跃迁。其发展历经百年,目前已进入商业化试水阶段。
    • 具身智能:是“本体”和“智能体”的耦合,通过感知、决策、运控三大核心模块,实现与环境的交互、任务级交互。
    • 发展驱动力:政策鼓励、技术进步(大模型发展、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加速)和市场需求(老龄化、人口红利减弱、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)是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的主要因素。
  2.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与核心部件
    • 产业链:上游包括电机、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和摄像头、轴承等其他零部件;中游是本体制造;下游是系统集成、产品销售与维修保养。终端厂商的关节仍以自研为主,产业链基础薄弱。
    • 核心部件:主要有电机、传感器、减速器、丝杠等。其中,电机为关节运动提供动力输出;减速器调整电机输出动力,用于旋转关节和灵巧手;丝杠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,用于线性关节;控制器规划机器人运动方式;传感器用于外界环境感知与状态检测。
  3. 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梳理
    • 商业服务应用场景:兼具消费属性和服务属性,将优先在导览讲解、迎宾接待等细分场景应用,是最快应用的场景,但面临价格、环境适应能力、可靠性等问题。
    • 智能制造场景应用:将成为首个大规模应用的领域,优先在汽车制造行业的结构化场景中落地验证,但存在动作速度慢、作业效率低、稳定性与可靠性不高、部署周期长等问题。
    • 社区家庭应用场景:是最具潜力的应用市场,需要高标准安全机制支撑,陪护、服务是家庭人形机器人应用的两大核心。
    • 高危环境作业与应急救援场景应用:人形机器人在高危环境下的应用可降低作业人员危险性,在应急救援场景可提高救援效率,但对其态势感知能力、智能决策与快速响应等能力要求更高。
  4. 人形机器人代表性公司
    • Figure AI:公司的Figure 01人形机器人具有高度自主性和智能化交互能力,与OpenAI、微软等有合作,已在宝马等场景进行测试。
    • 优必选科技:国内人形机器人第一股,产品涵盖教育、物流、家庭等场景,具备全栈技术能力,已应用于家庭与商业服务场景。
    • 智元机器人:由技术大咖带队,资本加持,产品具有较高的结构化程度和零部件拓展兼容性,有望快速发展。
    • 宇树科技:从四足机器狗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,核心零部件自研,算法能力强,产品应用于救援和巡检等场景。
    • Agility Robotics:公司的Digit人形机器人易于部署,具有多种能力,可应用于物流等场景。
    • 中国移动: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,凭借在网络连接、算力调度、家庭数据等方面的能力,构建智慧家庭新一代技术体系。
  5.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洞察
    • 一级市场投融资洞察:2011年至2024年H1,国内人形机器人行业融资事件数和融资金额数总体呈上升趋势,融资轮次主要集中在A轮以前,融资金额区间多在1000万元以下。投资机构主要有IDG资本、顺为资本等。人形机器人公司注册地集中在广东、北京和上海。
    • 技术发展洞察:端到端大模型在人形机器人上的应用将成为长期焦点,但存在Long Horizon长序列问题,具身智能应用仍不成熟;Sim2Real技术缓解了训练数据缺乏问题,但渲染真实度和数据迁移影响训练效果;高能量密度电池、柔性电子皮肤将成为关键技术点,未来人形机器人将与脑机接口、元宇宙技术融合应用。
    • 产业发展洞察:人形机器人是场景通用、执行效率、量产成本之间的平衡;国内“小脑”能力与国外相差不大,“大脑”能力有所差距;人形机器人有望复用智能汽车的技术能力与产业链,国内厂商优势在于产品的快速迭代能力与工程化成本控制。


    资料下载链接 30天有效

    点赞(0) 打赏

    立即下载

    温馨提示! 你需要支付 ¥3.00 元后才可以下载

   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

    暂无评论

    微信小程序

    微信扫一扫体验

    立即
    投稿

    微信公众账号

   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

    发表
    评论
    返回
    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