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,人型机器人正逐步成为生产线上的新宠。继亚马逊、宝马等巨头纷纷试水人形机器人在各自领域的应用后,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梅赛德斯·奔驰也宣布与初创企业Apptronik达成合作,将后者的明星产品——“阿波罗”人形机器人引入其汽车生产线,共同探索自动化生产的新篇章。
Apptronik,这家从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机器人中心孵化出的创新企业,去年便推出了身高约1.72米、体重约72.5公斤的“阿波罗”机器人。这款机器人不仅具备强大的承重能力,而且其独特的控制架构使其能够与人类协同工作,共同承担生产线上的重体力劳动。
根据奔驰与Apptronik达成的合作协议,“阿波罗”将负责在奔驰的工厂中执行一系列繁重且重复的任务。其主要职责包括搬运汽车零部件到生产线上,供工人进行组装,以及检查零部件的质量。通过引入这种人形机器人,奔驰期望在保持现有生产线布局不变的情况下,显著提高自动化水平,从而提升生产效率。
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合作试点项目选择在匈牙利的工厂进行,这背后反映了奔驰对于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。匈牙利汽车工人短缺的问题为人形机器人的引入提供了契机,而相较于德国本土,匈牙利在推进机器人项目方面所遇阻力较小,这也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。
奔驰方面强调,人形机器人的引入并非旨在完全取代工人,而是用于执行那些体力消耗大、重复乏味的任务。随着自动化程度的提高,工厂将越来越难以找到可靠的工人来执行这些任务,因此人形机器人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。
Apptronik的联合创始人兼CEO Jeff Cardenas表示,梅赛德斯计划利用机器人技术和“阿波罗”来自动化一些低技能、体力挑战大的劳务工作。他预测,这一典型应用案例将在未来引发更多组织的效仿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,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业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。
与一些竞争对手所强调的“神经网络大脑”和通用能力不同,“阿波罗”更注重物理智能的发展。其核心在于执行器或机器人肌肉的设计。通过大量研究和实验,Apptronik工程师成功简化了人体肌肉的复杂性,为“阿波罗”设计了约30个不同的肌肉群,使其能够像人类一样行走、弯曲手臂和抓握物体。这种对物理智能的追求以及成本控制的能力,使得“阿波罗”在商业化人形机器人领域具有显著竞争优势。
此外,“阿波罗”还具备高度的模块化设计,使其能够根据不同任务需求进行灵活调整。无论是头部的传感器配置、胸部的模块化设计,还是末端执行器的多功能性,都体现了其出色的适应性和可扩展性。
此次奔驰与Apptronik的合作不仅为汽车制造业的自动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为人形机器人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探索。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,相信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类似的成功案例,推动工业生产向更加智能、高效的方向发展。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